资本市场新格局 | 北交所来了,对沪深交易所有何影响?
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中国内地即将迎来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9月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时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当晚,围绕北京证券交易所怎么建、要实现哪些目标、如何处理好与沪深交易所的关系等焦点问题,证监会均作出了回应。那么,北京证券交易所对中国资本市场到底有何重大意义?
这是个怎样的证券交易所?
证监会介绍,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证监会特别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北京证券交易所将坚守“一个定位”——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
同时,北京证券交易所也明确了“三个目标”:
一是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
二是畅通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
三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合格投资者踊跃参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
为什么要设立?
证监会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新三板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对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化新三板改革作出重要部署。
2日晚,新华社推出《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 新三板改革站上新起点》的评论,指出“理解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部署,要放在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大逻辑之下。”
新三板原本是业界对“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俗称。2006年初,为了给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更多股份交易的机会,这一系统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
在证券市场中,沪深两市主板及深市中小板常被称为一板市场;2009年10月开市的深交所创业板则被称为二板市场。这两个市场因为都在交易所内交易,所以又被称为场内交易。而在交易所场外进行交易的市场就被称为三板市场。
2013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将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企业。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新三板通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2019年以来,证监会推出了设立精选层、建立公开发行制度、引入连续竞价和转板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取得了积极成效。精选层设立一年多来,总体运行平稳,各项制度创新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优质中小企业挂牌交易,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设立证券交易所打下了坚实的企业基础、市场基础和制度基础。
证监会介绍,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并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对此,新华社指出,北京证券交易所仍是新三板的一部分,与创新层、基础层一起组成“升级版”新三板。
据全国股转系统官网显示,截至9月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有7304家,其中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的挂牌公司数量分别为66家、1250家、5988家。
与沪深交易所有何关系?
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之间有何关系?证监会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将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2日晚间,沪深两大交所均在第一时间转发了证监会相关内容。
《北京商报》引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观点表示,此次设立北交所更加明确新三板并不是沪深市场的“预备板”,是完全独立市场,与沪深交易所是错位发展的关系,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利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交易所也是配合这一战略而设立的,双创中小企业迎来春天”,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的差异,肯定是错位竞争、错位发展。“即便有一些同质化竞争也无妨,它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交易所的服务水平,加快改革速度和步伐。”
分析认为,北交所的成立,彻底地解决了新三板的市场定位和法律地位问题,新三板从“全国第三个证劵交易场所”真正升级成一个独立公开的“证券交易所”,将极大地提升新三板的服务功能,更高效地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为何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赛道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往往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隐形冠军”,因而被称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完成公示。其中,深圳以134家企业的入选数位列全国第三,以累计169家企业的入选数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目前,这169家企业中,已有22家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含已过会),59家企业已经完成股改。在此基础上,深圳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培育6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69家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在所处的细分行业细分领域中具有领先的地位”,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创新创业服务处副处长黎敏表示,这些169家“小巨人”企业成长性好,去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速为23.9%,同时其创新能力也很强,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到7.63%,平均拥有发明专利20项。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表示,当前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一批专业特性的企业主体去推动产业和经济转型;其次,当前面临着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专精特新”企业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大国博弈过程中,我国还面临着很多“卡脖子”领域,需要“专精特新”企业进行率先突围。
在此过程中,如何更精准地解决科技型、创业型成长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分析指,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将让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更加凸显。新华社评论指出,“可以预期,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新三板将形成一个服务中小企业更加专业化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得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